通信世界网消息(CWW) 从全球来看,LTE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主导技术,各种业务形态纷纷向LTE网络迁移,同时2G/3G的频谱资源也被相继腾出,转而用于LTE网络的建设。得益于LTE网络的快速部署,以数据业务为主导的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,激发了产业创新活力,如今,就移动通信领域来看,市场驱动已经明显快于技术驱动。在市场的倒逼式推动下,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步伐亟需加速。
结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,近两年5G的研究不断加速,上下游产业对于4G向5G的演进已经形成共识,5G网络将全面开启万物互联时代,这也符合ICT产业的发展趋势。然而,从5G产业的演进步伐来看,2020年是5G商用的契机点,在此之前,仅凭当前的LTE网络将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承载诉求,尤其是以高清视频、IOT(物联网)等为代表的主流业务发展将受限,这不是大多数运营商想看到的。基于此,4.5G技术开始成为4G到5G的过渡技术,以满足业务诉求,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营销官杨超斌透露,10月份,3GPP经过大半年的讨论,终于定义了4.5G技术的正式名称:LTE Advanced Pro,由此表明由4G向4.5G的持续演进已经被整个行业认可。
IOT是4.5G应用的真正契机
4.5G技术提出已久,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,3GPP的定义让4.5G得到正名。其实从技术特征来看,4.5G技术的优势也非常突出,杨超斌介绍,4.5G技术有三个层面的内涵:网络的峰值速率将达到1Gbps;有效支撑移动通信从人与人的连接拓展到人与物、物与物的联接;缩小网络时延,提升网络承载能力。其中满足人与物、物与物的联接诉求是4.5G提出的根本诉求点。
Machina Research的咨询报告显示,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物与物的联接,而这些联接大多通过蓝牙、Wi-Fi等短距通信技术承载,真正承载在移动通信网络上的物与物的联接仅占联接总数的6%。如此低的比重,主要原因在于移动网络的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撑物与物的联接。这也是华为等系统厂商提出在移动网络中部署IOT技术的原因。
结合蜂窝物联网的发展演进目前已经逐步实现标准化。杨超斌表示,经过一年多的时间,多家厂商参与了3GPP对NB-IOT的标准化工作。从2014年5月,华为首次提出窄带技术,到2015年5月的NB-CIOT,继而到今年9月,通过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完善为NB-IOT,蜂窝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基本完成。据了解,3GPP对NB-IOT的标准完善工作将会在2016年3月份冻结。随着标准化进程的加速,将进一步推动NB-IOT技术的规模商用。